9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乳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联合会主席杨月欣,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副理事长李增宁、秘书长韩军花,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所,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中山大学朱慧莲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逄晓阳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雅君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温永平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值得关注的是,已担任蒙牛集团荣誉科学顾问的诺贝尔奖得主Rolf M. Zinkernagel教授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
作为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聚焦乳品科技前沿与精准营养应用,围绕牛乳精深加工、益生菌等领域展开分享,系统呈现了蒙牛在全龄健康及学生营养领域的多项突破性成果,从学术研究、行业标准、产品创新和社会责任四大维度,全面彰显了蒙牛作为乳业“国家队”,以科技研发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品创新服务全民营养健康的使命与担当。
乳品科学:学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在学术分享环节,权威专家学者围绕母乳成分研究、老年健康干预、微生物研究、乳品精深加工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针对母乳营养,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围绕“母乳ARA含量和分布特征及高Sn-2 PUFA的功能研究”指出,母乳ARA对胎儿神经发育、血管功能调节等意义重大,高sn-2位ARA可显著提升生物利用率,推动配方奶粉从“总量达标”迈向“结构仿生”。
围绕母乳低聚糖(HMO),蒙牛奶粉事业部研发管理中心负责人刘正冬分享了HMO“端到端全产业链技术”。该技术实现全流程自主化,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技术垄断,已应用于瑞哺恩系列产品,树立“母乳级营养”标杆。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龙卉在报告中特别分享了添加HMO对喂养中晚期早产儿影响的研究。
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临床与功能研究负责人逄金柱针对全龄人群骨关节肌健康给出“蒙牛方案”,提出通过人群营养研究、功能原料筛选等,解决中老年人乳品摄入不足等痛点,助力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许雅君从公共营养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乳品的健康摄入对改善糖脂代谢、肥胖、糖尿病等的辅助效应。优质的营养离不开先进加工技术的支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逄晓阳针对乳品深加工行业痛点,分享了乳蛋白和乳脂肪的深加工和分离技术的相关成果。
标准建设:科学规范助力品质升级
在国家“健康中国”相关政策推动下,科学饮食备受关注。针对行业科学用糖指导空白等问题,论坛发布《科学用糖白皮书》,蒙牛凝聚专家智慧,提出乳品行业“减糖不减味”技术路径。
围绕酸奶品质升级,论坛发布《中国酸奶营养白皮书》,明确酸奶分类、营养构成及健康价值,梳理行业标准演进并给出行动建议。在此基础上,蒙牛构建“5A好酸奶标准”,从奶源、菌种等五大维度建立体系,为行业树立质量标杆。
产品创新:科研转化赋能全民健康
依托全链条研发实力,蒙牛推出三款精准营养新品——
母婴领域:瑞哺恩亲益3.0作为全球首款Sn-2 DHA & Sn-2 ARA婴配粉,关键营养素吸收率提升40%,已完成超1000例母婴临床研究。
初老人群:新养道优骨复配多种营养成分,实现骨密度维持与关节润滑双重功效,搭配AI营养评估系统提供个性化建议。
中老年人群:悠瑞骨力金装新增氨糖与专利提纯CaHMB,获2025年世界饮品创新奖,“关节-骨骼-肌肉”配方可降低关节炎风险25%。
诺贝尔奖得主Rolf M. Zinkernagel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表示,蒙牛将基础科研转化为大众健康实践的能力达国际顶尖水平,正走在科学创新的正确道路上。
责任践行:推动精准营养普惠民生
蒙牛自2002年参与“学生饮用奶计划”以来,已覆盖全国28个省份2万余所学校,惠及超2500万学生。论坛上,蒙牛与河北衡水中学签署“学生专属营养功能奶战略合作协议”,旗下品牌“慧聪明”将精准匹配学生备考营养需求,推动营养科学落地校园,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从解码母乳营养到助力老年健康,从HMO技术突破到学生营养创新,蒙牛正以科技为驱动构建全链条科研生态。未来,蒙牛将继续秉承使命,做强研发、规范标准、推动创新、践行责任,为“健康中国”注入更多乳业力量。